音乐剧齐天大剩邹十一
1月9日,音乐话剧《齐天大剩邹十一》在大隐剧院上演,这部音乐剧与观众共同正视当今社会的“剩女”问题。
“剩女”是教育部2007年8月公布的171个汉语新词之一。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而变成“剩女”的大龄女青年。
更详细地说,“剩女”,是那些大龄女青年得到的一个新称号,她们被称作“单身派”,也叫做3高女。日本人则称之为“被男人扔掉的女人”,也可以称为“3S女人”:Single(单身)、Seventies(大多数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Stuck(被卡住了)――单身,这些人一般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比她们年纪大的女人,孩子都上小学了,比她们年纪小的也在挑三拣四之后高高兴兴地嫁人了;比她们聪明的没她们漂亮,比她们漂亮的没她们聪明――可偏偏被剩下的就是她们。有的人说,“剩女”是被男人制造出来的。因为她们独立,有工作,有房子,有车子,普通的男人不敢往旁边站,至于优秀的男人,他们更不急,他们改追事业追名牌,泡健身房泡咖啡馆,就是不泡妞。
剩女的共同特征是:有稳定的收入,体面的工作,生活环境舒适幽雅,却在爱情上迟迟停留不下来。她们有充实的干劲以及追求高层次的生活质量,远大的理想,希望找到出类拔萃的另一半。但是出类拔萃的男人是不会在他们背后默默付出的。要做好她们背后的男人,压力太大。这样导致长时间感情生活不协调,迟迟徘徊在婚姻的殿堂外。随着年龄增长,也就在社会上剩了下来,所以成为了剩女。
音乐话剧《齐天大剩邹十一》将以“邹十一”的经历,对观众们展现“剩女”们的世界。
剧情简介
邹十一,河北人士,生于光棍节(11月11日),现居帝都,与海归待业女青年程莜莜和剧务赵小乐合租一套三室一厅。幼儿园开始就有了懵懂的"初恋"," 早熟"程度令人惊叹。可惜,二十多年过去了,眼看着周围的同学、朋友都嫁作人妇,天天上网晒幸福,只剩下她一个人孤独地为即将到来的三十一岁倒数。邹十一终于绷不住了!在喋喋不休的爸妈、同学、海归待业室友的鼓励下,邹十一决心跳出宅女的生活,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相亲大潮中!
在绝望的边缘依旧不放弃爱情理想主义的邹十一,和以寻找高帅富为目标的相亲达人程莜莜,与形形色色的"极品"男人轮番过招,一起上演了种种啼笑皆非的故事……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让两个人都感慨万分,她们不禁羡慕起同在一个屋檐下年纪轻轻却有个稳定恋爱关系的室友赵小乐来。谁知道,小乐却不觉得这是幸福。她放弃了初恋男友李想,选择没有名分的跟着一个老男人,只因他能给她一套五环外的房子。
……
这就是她们必须面对的生活吗?婚姻越来越像一场等价交换,爱情还有它存在的价值吗?真的要:为了结婚而结婚?为了结婚而放弃爱情?为了结婚而选择向现实低头?
同一个屋檐下的三名女子,带着截然不同的背景,有着截然不同的性格,崇尚不同的人生观,她们能否都找到自己心中向往的那份幸福?
触及一线城市外来青年的隐痛
京沪广,多少人背着梦想来到这些城市,追逐所谓的梦想,最后烧尽青春,却只能转身离开。在家乡的朋友们,却已经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在这些城市漂泊的人,正如里尔克的《天鹅》里说的:累赘于尚未完成的事物,如捆似绑地前行,此生涯之艰苦……每每看到庸碌的生活和地铁上疲惫的脸,我想生活和爱情对于我们大部分的人应该是--执迷于尚未展开的图卷,殊不知命运早已草就。
可悲吗?后悔吗?相信每一个城市中的青年都会在一个人的时候,夜深人静的时候,孤独绝望的时候,想过这两个问题。
家人更是免不了为此担心:工作一事无成,年纪就这么耽误了,以后一个人孤独终老,连生病都无人照料,拖着病得昏昏沉沉的身体,还要自己挂号排队看医生……多么灰暗的画面,想想都很杯具。
当孤身一人飘在这个城市的绝望,淹没了梦想的时候,抓着青春的尾巴,我们不免开始盘算,回家还是留在这个城市?一个人奋斗还是找个人嫁了?就像戏里邹十一说的:女人对男人的渴望和对婚姻的焦虑与其说是因为年龄,不如说是因为觉悟--无法改变现状的觉悟。女人忽然发现凭一己之力在这个世界奋斗的孤独和绝望,这时不论她多少岁,都是她向相亲和婚姻投降的时刻。
被女生当做救命稻草抓在手中的男人,又是否那么可靠?还是一靠就塌的豆腐渣工程?又或者看清了女生目的的男人,又是否心甘情愿被依靠?
没有答案。作为平凡小人物,我们可能终此一生,也不过有这一次可着自己的心意、任性寻找那个对的人的时间。因此在相亲中的我们,不免小心翼翼、三心二意、吹毛求疵,生怕费尽力气,却找到一个错的人。
对于这出戏,我没有别的指望。我只希望大家看完这出戏,能够诚实的面对自己,对于自己做出的任何选择都无悔,那也就够了。至于这选择是什么,好不好,我想别人无权置喙,更没有理由判断。
毕竟,鞋子穿在你的脚上。
反思现今中国的新单身浪潮
建国以来中国一共出现了4次单身浪潮,分别在1950年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后,70年代末知识青年返城后,90年代前后《婚姻法》将"感情破裂"等难以量化定性的指标作为离婚的合理理由之后,第四次,便是21世纪初到现在的剩男剩女现象大爆发。
在单身大军中,适龄未婚的狭义"剩男剩女"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单身人群是经历过婚姻但由于种种原因结束婚姻的人群。
这些人群的出现,首先有物质层面的客观因素影响,例如生活压力、城市生活成本、房价、婚姻成本等等,但从更深层次而言,是人们的自我认识,世界观以及对待爱情与婚姻的态度在改变。尤以女性为最明显。
古代中国是典型的封建男权社会,男尊女卑,女性在婚姻爱情上完全没有自主的权利,一夫多妻现象普遍存在,第一部《婚姻法》的出台明确提出了"一夫一妻" 是唯一合法的婚姻体制,迈出了在婚姻上男女平权的第一步。到了9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浪潮加之《婚姻法》对离婚合理理由的宽限,使得一部分思想先进,才能出色的优秀女性有了掌控自己婚姻的主动权。到了21世纪的今天,现代女性已经完全脱离了过去需要男人才能生活的旧观念,越来越多的知识女性不愿为婚姻而婚姻,她们的理想是寻到自己的幸福。但现实社会中根深蒂固的认识与价值观还是在四周左右着她们,寻找和等待或许是没有尽头的,但青春却有限,一些人屈服于周遭的眼光,最终还是在权衡各种现实条件之下结束了自己的单身生活,放弃了最初对于幸福的界定,退而求其次甚至更次之。而这种"退让"或者"舍弃"又可能在不久之后成为婚姻破灭的导火索,因为很多人不得不屈服于现实,却永远难以安于现实。
新单身浪潮,正是现代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不断权衡与挣扎的结果。
正视"剩女"问题,无奈与奋斗并行
小时候被父母和老师灌输着学习是世上头等大事的思想;再大一点,升学考试进名校成了这辈子的头等大事;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之后,社会教会你无尽的证书和工作经验是头等大事;毕业后,考公务员,投身外企,出国镀金是头等大事;等到混成了机关集团里不上不下的"白骨精"或者衣锦还乡成了一条令众生食之无味的"海带",才发现什么LV、Gucci在亲朋好友的眼里都不算什么,你只有领回家一个外表过关,收入过关,人品过关,学历过关,性向也符合要求的另一半才算是有所成就。
在争议中成长起来的80后,曾经被形容为"反叛的一代""垮掉的一代"如今却成了"剩一代",扛着过多的关注,也承受着更多压力的80后,从青葱校园里做梦的少年一下跃入次贷危机影响下无比严峻和现实的社会环境,从温室里的独苗到必须为生活去奋斗的成年人,但无论什么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长大了,独立了,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了,你的父母长辈就会跳出来,以你的终身大事为切入点,控诉你是个多么让人不省心的孩子。
的确,面对着如今刚过完最后一个"六一儿童节"就自称是"剩男剩女"的90后,80后再也无处诉说自己的无奈,经历了社会价值观变更及大环境变化的80后,不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而选择成为"剩"一代,是在太多现实生活的"无可奈何"的作用下,不小心成了"剩"一代。
年少时幻想过的未来的美好生活,童话里见到过的完美的另一半,我们还记得。电视剧小说里那些情比金坚,山盟海誓,我们也还期待着。还有好多被成人社会附加上的条件--车子、房子、票子。
单纯或者复杂,一无所有又或者应有尽有,这是一个个无止尽的抉择。
当婚姻成了一个目标,谁还知道"幸福"究竟是什么形状的?
相亲,你究竟在一次次接近梦想还是错过梦想?
音乐剧齐天大剩邹十一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